3实验
3.1水的导电特性实验
实验方法:将一内径10mm长250mm玻璃试管充满水,试管两端各设一电极并用导线引出,在两电极间加入交流电(见图2),分别测试不同电压、温度、水质情况下通过试管的电流,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图2 水导电特性实验原理图
表1 水导电特性实验数据
见表
水质
温度
电压(V)
电流(mA)
电阻kΩ
清
洁
自
来
水
25℃
(50℃)
5
0.20(0.04)
250(125)
10
0.04(0.10)
250(100)
20
0.10(0.16)
200(125)
40
0.20(0.33)
200(121)
80
0.42(0.65)
190(124)
160
0.83(1.29)
192(124)
220
1.15(1.76)
191(125)
加入
消毒
剂自
来水
1/50000
25℃
(50℃)
5
0.17(1.26)
29.4(19.29)
10
0.29(0.47)
34.4(21.3)
20
0.60(0.91)
33.3(21.9)
40
1.19(1.80)
33.6(22.2)
80
2.40(3.56)
33.3(22.4)
160
4.90(7.10)
32.6(2.5)
220
6.80(9.68)
32.4(22.7
注:括号内为水温50℃时的数据。
结论:随着水的温度增高,其电阻减少,导电性增大;电压增高电流加大基本呈线性。当按比例加入消毒剂后(泳池、浴池量)水的电阻急剧减小,导电性激增,约为清洁水的5~10倍。
3.2模拟水中的漏电实验
实验方法:用一玻璃水箱注入自来水,底部铺设一金属板(模拟大地)作为一极,在水箱一侧壁水下固定一小块铜片(模拟漏电点)作为另一极(见图3),分别将两极用导线引出,加入50V变流电;用两只金属探头及电压表,测试水中三维空间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及电位差。
图3 模拟水中漏电实验示意图
测试1:测试金属底板与水中空间任意点间的电压;将电压表一端接底板引线,另一端接一探头伸入水中测试,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水中漏电实验数据
见表
距漏点距离(cm)
2
5
10
20
40
电压
(V)
水表面
31
26.5
17.3
8.9
4.4
水下20cm水平方向
15.3
13.5
11.6
6.7
3.6
测试2:测试水中任意两点间电位差;将两探头间距固定,同时伸入水中任意方位测电位差,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水中漏电实验数据
见表
距漏电点距离(cm)
5
10
20
30
电位差
(V)
两探头间距10cm
11.62
7.16
3.38
1.31
两探头间距5m
6.16
4.35
1.26
0.46
注:水深约中间位置探头两点连线垂直漏电点的测试数据。
结论:在漏电的水中任意点对地都产生电压,测试点与漏电点直线距离越近电压越高,越远电压越低(远到什么程度达到安全值或消失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三维空间内任意两点间都产生电位差,两点间距与电位差大小成正比,测试位置距漏电点直线距离越近电位差越大,反之越小;两点连线垂直漏电点时电位差最大,倾斜减小,平行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