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XINYU.GOV.CN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 政协动态 | 知情明政 | 议政建言 | 专委会工作 | 统战工作 | 委员风采 | 理论园地 | 政协资料 | 文史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议政建言--大会发言
     
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刻不容缓(书面)
日期: 2015-02-09 来源: 作者: 【字体:

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刻不容缓

九三学社市委会

 

近期,笔者在渝水区姚圩镇对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调查显示,该镇共有0-14岁儿童6181人,留守儿童  4685人,所占比例为75.8%。这些孩子因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只能依靠家里的老人照顾。而老人们由于文化的欠缺,监管的疏忽,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不知如何应对。加上农村师资力量的薄弱,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实属困难。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0-14岁是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的年龄,如果缺失,将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的迭加,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会愈来愈严重。所以,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是促进这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力措施,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走访的渝水区姚圩镇刘家村委会,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以下心理问题:

1.有孤独感。6-14岁儿童为例,感觉孤独的孩子占95.6%。有的孩子甚至哭诉:“我要爸妈,不要他们出去赚钱。”孤独的不良情绪长期占据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由此滋生出更多的心理问题。

2.有自卑心理。受孤独情绪的影响,年龄稍大的孩子说:“自己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丧失了自信心,觉得没有父母关爱,矮别人一截,读书也没兴趣。”据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比其他孩子差。

3.较为自私。自私是留守儿童的通常表现,由于没有父母保护,他们会非常警觉,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帮助别人,同学之间缺乏友爱精神。

4.有狭隘倾向。这些孩子不合群,不爱运动,喜欢一个人独处,且胆小怕事,完全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隘的自我圈子里。

5.有逆反心理。11-14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逆反期,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些性格较倔的孩子在家中老人和学校教师的管教下,遇事稍有不顺己意,就跟家长、老师对着干。在家里打骂家长,校园内恃强凌弱、甚至出现暴力案件。

6.部分年长的孩子网络成瘾。在以上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下,有的孩子为了找到排泄情绪的场所,就对网络游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节假日,上学前和放学后的间隙里,不少学生进网吧打游戏,久之则上网成瘾。这些网络成瘾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焦躁,爱挑衅。但是他们一到网上,就异常亢奋、甚至废寝忘食,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地步。

二、农村留守儿童不健康心理因素分析

据以上列举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原因。运用心理学理论,对其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分析如下:

1.父爱和母爱的缺失。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父爱和母爱的缺失属于爱与归属的需要层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满足了其生理需要的基础上,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爱。孩子年龄越小,越依赖于母爱,母亲的爱抚、亲近和照顾将使孩子获得安全感。这个时期母亲离开,势必给孩子的成长过程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2.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父母的离家外出,孩子的成长只能依靠家中的老人。有的小孩从周岁断奶后就与母亲分离,长年由老人照顾,生活在一个孤独、封闭的环境里。这些老人只能对孩子进行生活起居上的照料,至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大都是爱莫能助。

3.校舍的不足和师资的欠缺。根据渝水区姚圩镇的调查,该镇下辖14个村委会,102个自然村。镇里仅有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各1所,另外4所小学和4所幼儿园设在村委会。要靠校车接送低年级孩子上学或入园,许多学龄前儿童由于不方便而放弃上幼儿园。据调查,该镇的适龄儿童入园率仅占20.3%。老师教学任务较重,无暇顾及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幼儿园的教师,无任何教育资质,只能起到看管孩子的作用。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的建议

针对以上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不健康心理状况和原因分析,为了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快乐成长,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办好村级小学和幼儿园

鉴于孩子们上学和上幼儿园难的问题,建议每个村委会要有一所小学,每个自然村办一所幼儿园,以方便适龄儿童入学和入园。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充实教学工作,并要委派有事业心、责任感,且具备心理学资质的教师担任负责人。

2.加强和培训农村师资力量

通过对姚圩镇的调研,发现农村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建议政府采用招录村官的方式,制定倾斜和优惠政策,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村小和幼儿园任教。这些教师在上任之前,要进行系统的心理学培训,尤其要着重于儿童心理学的培训,以便能胜任对孩子们进行心理教育的工作。特别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和心理咨询技术的指导,使之能应对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3.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建议在教学安排上,中小学每周至少有两节心理健康课,派出有心理学教学资质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教学最好是生活经验型的讲解。还可划分一部分为实验和训练课。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解决学习问题。还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掌握一些诸如放松压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等心理调节手段。还可刻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光盘,利用电化教学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咨询与心理调节

心理咨询是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手段之一。通过认真倾听孩子的心灵呼声,咨询师运用心理学技巧可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比如,团体心理咨询是让6-10人围成一个圆桌,就共同关心的心理问题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彼此启发、支持和鼓励。使成员观察、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心理行为反应和他人的心理行为反应,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友爱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

除了心理咨询外,还可采用心理调节的方法。对于一些有自闭和焦虑倾向的孩子,教师集中地为学生做音乐或口令放松治疗,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

5.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从源头上予以解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大批的青壮年农民来到城市务工。这些农民工是祖国建设的一支生力军,然而却难以携家带口在城市居住,由此催生出众多的留守儿童。据有关调查,很多孩子幼时留下的心理阴影一直伴随其至成年,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如果用人单位及所在城市能给农民工提供落户、居住和小孩上学的方便,孩子和父母分离的情况就不复存在。

在目前难以解决农民工携子女进城务工的情况下,还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比如,动员大学生和爱心志愿者到农村和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象,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孩子们快乐成长。派遣热心于心理教育的人员深入农村,给孩子们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建议大众传媒系统能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制作一些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影视片。还要采取得力措施,严禁少年儿童进入网吧和游戏厅。

  责任编辑: [xyzx211]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 截至今日共有220784人访问本站
Copyright 2004-2012 www.heptr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0005181号
bet36备用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